去哪玩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42|回复: 10

“一茶一世界,一诗一菩提”,细谈唐朝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3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3-1-15 13:37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引言

从茹毛饮血的曾经到锦衣玉食的现在,“茶”好像就与国人有着说不清的渊源,茶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,从茶馆里提鸟人品茶交谈,到商业合作上的以茶待客,再到父辈们清晨手中的第一缕茶香,茶的影子比比皆是。茶不仅在千家万户里,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流光岁月的斑驳中。中华茶文化更可谓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
伴随着历史的迭代,茶的韵味越加浓厚,而在这历朝历代的更迭中,大唐以其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佛教,因而唐朝的佛教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颇深,“禅茶一味”更增了几分国韵。



图|大唐长安城

一、以“僧”饮茶,开饮茶之风气

正所谓:”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就必分。“隋唐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,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大唐盛世,统一的局面也造就了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,佛教从印度源源不断的传入我国,不断扩大其影响,因此佛教在国内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,僧人遍地走,寺庙钟声四处响。僧人多了,寺庙多了,可靠什么来养活寺庙和僧人呢?因为很多寺庙都建在山中,像济南的灵岩山寺,安徽的龙泉古寺等等,山地云雾缭绕,空气湿润是茶叶生长的好地方,好茶大多出自寺僧之手。种茶既可以修身养性自给自足,又可以为寺庙创造收入。
茶可以帮助僧人更好的修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期间,佛教广为流行,天下僧侣颇多,他们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坐念经,但是经常长时间的修禅很容易让僧人犯困,茶因为含有咖啡碱对人体神经具有刺激作用,可以使人的精神亢奋起来,茶为此就成了僧人们必备的佳饮。加之我国古代佛教是宏忍大师所创立的禅宗,其讲求的是参禅的时间越长越好,而饮茶可以提高僧人们的精气神,从而达到更佳的参禅效果。



图|僧人参禅时饮茶

除此之外,喝茶可悟道,茶道与佛道的教义相同。茶道讲求饮茶来静心,静神,让饮茶者那颗浮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,让其从眉头紧皱,焦虑不安变得从容淡定,不仅如此饮茶有助于人去除杂念,修身养性。饮茶者还通过沏茶,赏茶,品茶,嗅茶这一过程来美心修德,静心养性。
而佛道就与茶道不谋而合,佛道又称佛法之道,《法华经》中曾言:“又见菩萨,勇猛精进,入淤深山,思惟佛道”。佛家讲求清心寡欲,六根清净,不理凡尘之功名利禄。茶道在古书中的记载也类似。在经典茶道著作《南方录》中写到:“茶道寂之本意,乃为表清净无垢佛之世界。“茶道与佛道之教义不谋而合,更是禅与茶的碰撞。



图|(唐)阎立本《萧翼赚兰亭图》(台北故宫博物院藏)

一、唐代皇帝以”佛“理政,开饮茶之盛世

唐朝的皇帝大多都信奉佛教。像痴迷于佛法的唐宪宗;一统天下,开大唐盛事的唐太宗李世民;再到女皇帝武则天以佛治天下,唐武宗李炎等等唐朝又太多皇帝信奉佛教。唐太宗时期,玄奘西行前往印度学佛,当他在贞观十九年(645年)回国之时,唐太宗下令让宰相前去迎接他,自己又亲自在洛阳接见了他。
玄奘西行所带回来的佛经,唐太宗如视珍宝,找天下许多诗僧,文人雅士对佛经进行翻译,在此基础上他还广建寺庙,大量印刷佛经。不仅如此,到了贞观年间,女皇帝武则天更是以”佛“治天下。受到自身经历和一统天下需要重新建立新教义的需要,她将佛教选为国教,并排在道教,儒家之上。她大办佛教盛会,极高的提高了佛教的影响力,促进了佛教文化的本土化传播。




图|武则天大办佛教盛会手绘图

佛教在此情况下广为流传,佛教的广为流传,让信奉佛的人越来越多,参禅所要用到的茶的需求量就越大,种茶,制茶,贩茶不断多了起来,带动了茶业的繁荣发展。民间的茶馆”闭户茶香浮雪屋,推窗山影落冰壶“;茶马古道上”商旅往来,车流人海,夕照忙碌“;茶商茶贩”客至心常热,人走茶不凉“。制茶作坊里面,炒茶声沙沙不断。
贡茶朝廷,官员制茶,官营手工业中,”茶“的影子不断出现,带动茶业发展。据唐代杜佑《通典》记载,唐代贡茶初期贡茶量仅安康郡贡茶一斤,夷陵郡(今湖北宜昌)贡茶二百五十斤,灵溪郡(今湖南龙山县)贡茶两百斤,量少且贡茶地区少。
到了代宗大历五年(770)年,民间贡茶不能满足朝廷所需,开始官制贡焙,据唐代《义兴县重修茶舍记》里面记录,义兴贡茶非旧时之事,御史大夫李栖筠当权掌事时,僧人中有为其供奉佳茗的,聚客人品尝这佳茗,城外人陆羽认为这比其他地方的茶芬香甘辣,可以推荐供奉给皇上。从大历五年至贞观十七年(770-798),通过历任湖州刺史袁高,于颇,李吉甫,李词等人相继督办贡茶之事,为此湖州紫笋贡茶名噪全国。与此同时,贡茶的数量与地区增多。定时每年在清明前急程送至长安,供奉给朝廷使用。



图|湖州紫笋贡茶

到了唐代后期,随着唐王室对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,唐代贡茶的地区也随之增加,贡茶的数量也不断上升。唐代裴汶在《茶述》中写道:”今宇内为土贡者实众,而顾渚,蒙山最上;其次则寿州,阳羡,碧涧,衡山;最下有潘阳,浮梁。“贡茶的地点由最初的三处增至五道十七州。
百姓亦信佛者众,乃产茶,制茶,兴;饮茶不再只是僧人,诗僧等一部分群体的事情了。民间多置茶馆为市民饮茶聊闲用,以成都茶馆最为出名。由此,饮茶者不再是局限于社会的某个阶层,上至唐朝皇帝,下至闺中妇女,都会饮茶。可见唐朝不仅是佛教的盛世时期,亦是饮茶普及的重要时期。




图|唐人官乐图(台北故宫博物馆藏)

二、文人诗僧,“禅茶一味”,为茶文化发展增一份诗韵

   由于唐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的促进作用,唐朝文化的发展可谓中国古典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,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,唐诗多而种类繁杂,而唐朝又是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。而作诗是唐朝科举的重头戏,僧人可以通过作诗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。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的促进下,诗人和僧人的身份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,有了诗僧。



图|唐朝大佛光寺

唐朝时期,统治者广修寺庙,这些诗僧不必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,朝廷早就为他们解决好了吃穿住行。诗僧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作。唐朝诗僧中比较有名的有王梵志,寒山,拾得,无本,皎然,贯休,齐己等人。而他们所作的诗中,都不乏有着“茶”的身影。
其齐己在《与节供奉大德游京口寺留题》云:煮茶尝摘兴何极,直至残阳未欲回。“可见其嗜茶之深。而他其他的诗像《尝茶》,《咏茶十二韵》中就表达了参禅与茶之间的关系。《谢中上人寄茶》是齐己最为著名的作品,其中表达了诗人对茶的深刻理解-”绿嫩难盈笼,清和易晚天。且招邻院客,试煮落花泉。“这位爱茶的诗僧,因知己懂自己,及时的给自己寄来了新茶,这份情义很是让他感动,有感而发作此诗。



图|诗僧煮茶

诗僧皎然的茶诗更为著名。茶圣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始祖,那诗僧皎然则可称之为中国茶文化的和茶道的创始者。光其所作的茶诗就接近五百首,其中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军》,《茶决》(已失传),《诗式》颇为著名。皎然的诗可谓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给人以神清气爽,心旷神怡的感觉,诵其《山雨》可感“满树萧萧心耳清”;品读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君》如有雪色缥沫满香扑来。
当我们翻开《全唐诗》时,不乏看见许多唐代诗僧的作品,这些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,更是多了一层禅理,充满哲学之味。看似平淡无奇的几个字,当你反复咀嚼时候,就会有新的体会。静静山林,风轻气爽,悠悠白云,缠绕山间;小径蜿蜒山涧,云雾淹没了诗僧的踪迹。无论是春花秋草,还是夏莲冬雪,诗僧都在那,还有他离不开的茶。



图|诗僧皎然与茶圣陆羽品茶论道

三、“寺必有茶,禅必有茶”,茶是佛门之瑰宝,佛使茶道更有禅韵

     佛家崇尚饮茶,许多好茶都出自山中庙宇,有些茶甚至以寺庙名所命名。比如径山茶,来自于浙江杭州的径山寺,径山寺的开山祖师仅种了几棵茶树以供佛,几年之后,茶树便满山皆是,僧人在谷雨前采摘好茶叶,在制作好之后用小瓦缸封存起来。自古便有了”径山香茗“之称。径山茶茶色翠绿,气味鲜嫩清新,茶汤莹亮泛绿,味道甘甜,有着独特的板栗香。值得一提的是径山茶宴,是中华禅茶文化的瑰宝。径山寺的径山茶独具风味,惠明山寺的惠明茶天下闻名;通感寺的通感茶芬气四溢。



图|径山寺茶宴

饮茶促进了僧人参禅,也促进了寺庙经济收入的增加。僧人”空山新雨后“采集茶而归,这些茶除了用作寺庙内的僧人参禅而饮之外,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市场,成了寺庙的经济来原,为修缮寺庙,增购香,蜡,制作袈裟,等等所用。在今天,禅茶文化更是大放光彩,山寺的茶叶独具韵味,每到采摘的季节,总会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慕名而来,感受茶与禅的独特魅力,在山间采茶,在寺庙求佛,潜心的许下自己心中之愿,比如四川的乐山大佛,成了天下游客的好去处,登山求佛感禅韵,品味峨眉雪茶洗去平日里的奔波与劳累。



图|僧人在采集茶叶

茶与佛二者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,不论是在其交融普及的大唐时期,还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。经历了历史的洗礼,在流光的岁月里慢慢沉淀,为佛家文化的发展贡献出力量,反过来佛道也为茶文化的演变留下深深的禅韵。
穿越千年,让我们再次回到大唐时代,站在”开元盛世“里,感受王朝气魄,广修庙宇,僧人无衣食之忧;感慨”安史之乱“,百姓流亡南下,僧人超度众生,用手中的”茶“慰藉流民百姓。大唐由盛而衰,但茶道,佛道以及禅茶一味却没有因为唐朝的衰落而一同走向灭亡。虽然大唐之后,儒家文化在唐末明初,由于大儒韩愈的复兴儒学,加上”宋明理学“,”陆王心学“的影响下回到其国教的地位,但是佛教与茶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而冷淡,反而更加紧密而深刻。
结语:

唐朝茶文化的发展,无疑与佛教文化和大唐盛世的碰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僧人参禅时,能从手里那杯平淡的茶中读出人生的智慧。在佛教的静心养性中,我们为何不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快节奏时代里,”慢“下来,去品味我们忽略掉的生活。
中国茶道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这又为何不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去传承与发扬呢?当你为了生活而颠沛流离的时候;当你跌入人生的谷底,感觉世界都崩塌的时候;当你在这红尘中迷失生活方向的时候,可尝试着去品味那一碗茶,获得佛家僧人的那份安静,品出生活的曼妙。当你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喧嚣中,抽出身子去拜访山寺,去听听撞钟声声响起,去感受山中仙气弥漫,去潜心求佛,去品茶静心,为心灵在这碌碌无为的日子里找到一片栖息地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“佛”系人生,不是网络上所流行的潇洒躺平一说,而是去静下心来,去感悟人生的真谛,在求佛中获得前进的力量,找到一份心灵所栖息的地方。三毛曾说:如果心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流浪”。
     我们也别再让这份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-茶文化,在今天这个喧闹的世被遗忘在逼仄的角落里,它真在呼唤着我们,想回到我们的眼中。
参考文献:

《皎然诗词集》
《中国通史》
《茶述》
《法华经》
《南方录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0

帖子

6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0
发表于 2023-1-15 14:41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very good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45

帖子

9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0
发表于 2023-3-1 12:43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秀起来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5

帖子

4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9
发表于 2023-3-26 13:5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呵呵,低调,低调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39

帖子

81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1
发表于 2023-3-28 22:32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发发呆,回回帖,工作结束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5

帖子

7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70
发表于 2023-3-30 11:36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占位编辑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3

帖子

6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5
发表于 2023-4-2 18:46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5

帖子

68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8
发表于 2023-4-26 22:13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撸一遍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0

帖子

58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58
发表于 2023-5-25 13:07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前排支持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4

帖子

68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8
发表于 2023-7-18 09:37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沙发位出租,有意请联系电话:1383838438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去哪玩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Template by Comsenz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Discuz!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